banner
关于合明 资讯中心

SMT表面组装技术的发展介绍

发布日期:2023-01-31 发布者:合明科技 浏览次数:534

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SMT表面组装技术的发展介绍~

SMT就是表面组装技术(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缩写)。将元器件快速、便捷、精准地安装在电路板表面,实现高速度信号传输,这个加工工艺就叫SMT。有别于较早期的通孔焊接技术,SMT可以大幅降低电子产品的体积,达到更轻、薄、短、小的目的,并且可靠性高,抗振能力强,高频特性好,而且生产自动化,简化了电子整机产品的生产工序,对整个电子加工起到了极大的降本增效作用。时至今日,作为电子行业内不可或缺的工艺环节,SMT又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呢?

20世纪中期,欧美的人们发现,将焊膏印刷在陶瓷机板上,通过人手将陶瓷电容器、集成电路和晶体管安装上去,再通过回流焊,就可以形成完整可用的电路板,这就是最早的SMT雏形。1968年,美军为F4战斗机敌我识别系统开发的AN/ASX-2机器,表面贴着的就是美国壹万年(Svlvania)公司研发的第一代,也是全球最早的TTL集成电路。

表面组装技术(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缩写)的发展1,合明科技.jpg

70年代初,英特尔旗下的Busicom、夏普、卡西欧、惠普等公司相继推出了手持计算器,人们开始追捧那些便携、轻便、时髦的小型电子产品,引发了行业热潮。而传统手工插件因为引脚的存在,体积无法缩小,需求逐渐式微,取而代之的是引脚短小、甚至无引脚的片状贴装元器件兴起。

表面组装技术(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缩写)的发展1,合明科技2.jpg

1981年,在军用和民用电子产品应用的推动下,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FUJI贴片机公司,推出了全球第一代贴片机「CP」系列电子元件自动贴装机,首次实现了在电路板上进行表面贴装。「CP」系列贴片机采用的是机械对中方式,虽然功能简单,但已经具备了现代贴片机的全部要素,真正开创了电子产品大规模、全自动、高效率、高质量生产的新纪元。

1980年代初期,SMT技术已经在电脑制造行业开始应用

1985年7月,FUJI推出首台带影像处理功能的高速贴片机(CP-I)
1994年,FUJI推出超高速贴片机(CP6)
21世纪以来,自动贴片机迈进“兼备高速与多功能”的时代.

而在中国,SMT技术的引入,要把目光调回80年代初的“六五”计划。当时为大力发展彩电产业,上海市逐渐从国外引入电阻、电容、晶体管的贴片生产线。1985年广州黎明电子配件厂引进松下MQ型自动贴片机,3月开始批量生产以电视协调器为代表的小型电子产品。因此,1985年也成为了行业共识的中国SMT首年。

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以锡膏印刷机、自动贴片机、与回流焊炉为核心组成的现代SMT工艺生产线已十分成熟,客户将BOM表、坐标文件等资料给到贴片工厂后,技术员完成物料清点、上机装飞达、编程、轨道调整等一系列工作,就可以开始贴片加工。

SMT发展3.jpg

SMT精密电子清洗:

随着5G 时代的到来,从半导体到电子组装,各个电子组件的清洁性尤为重要,直接关系到整个终端产品的安全可靠运行。

众所周知,电子制程工艺流程一般为:全自动PCB上料→锡膏印刷→印刷检测→贴片→热风回流焊接→AOI检测→全自动下料。

合明科技水基清洗系列产品可涉及SMT精密电子制程全工艺段,即网板在线清洗、网板离线及错印板清洗、PCBA清洗、治具载具清洗、设备保养清洗, 以安全、环保、清洗力强 等优势被广泛运用。

欢迎使用合明科技水基清洗剂系列产品!


【阅读提示】

以上为本公司一些经验的累积,因工艺问题内容广泛,没有面面俱到,只对常见问题作分析,随着电子产业的不断更新换代,新的工艺问题也不断出现,本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的追求产品的创新,做到与时俱进,熟悉各种生产复杂工艺,能为各种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工艺、设备、材料的清洗解决方案支持。

【免责声明】

1. 以上文章内容仅供读者参阅,具体操作应咨询技术工程师等;

2.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 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。本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,并不用于商业目的,如有涉及侵权等,请及时告知我们,我们会尽快处理

3. 除了“转载”之文章,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合明科技网站所有,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,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、转载、散布、引用、变更、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,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。“转载”的文章若要转载,请先取得原文出处和作者的同意授权;

4.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

上门试样申请 136-9170-9838 top